杨华勇: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凯发网

 

  从1998年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到2002年和企业进行合作,再到2007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中铁1号”。如今,全球很多市场所使用的盾构机都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和他的企业合作团队。杨华勇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顺利转化离不开产学研长期稳定合作。


  因为自身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来,杨华勇十分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工作。“我们可以把‘0-1’比作原始创新,‘1-10’是小批量试生产,‘10-100’就是中间试验批量生产。现在‘0-1’主要由政府支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更专注1万至10万的大批量生产,可以看作是‘100-1000’。这就使‘1-100’关注较少,造成了技术成熟度的断层。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中间转化的过程,鼓励企业或者社会资本投入,让创新成果能够更快落地。”杨华勇认为。


  今年的全国两会,杨华勇带来了一份关于强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对产业前瞻技术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的提案。他表示,要以资源集约、高效顺畅、开放共享为导向,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工程技术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强技术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瞄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创新资源融合,促进创新模式变革;优化科研支撑体系,促进各创新主体提供资源支持,让研究人员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探索未知的技术前沿的同时,与头部企业一起攻克有关“卡脖子”技术。


  同时,杨华勇建议,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所依托的高等院校、相关行业龙头企业间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延伸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创新链,探索实验室与区域行业头部企业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建设新运行模式的高能级成果转化平台;设立研究开发共同体,打通产业链,形成全链条一体化部署,实现区域经济内循环的融通创新;围绕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等区域的发展目标,探索区域内三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优势互补、融合开放、机制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与欧洲、日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砖国家等开展相关领域的开放合作。


  “我们在创新和转化中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成果获得效益后也应有一部分反馈给‘0-1’‘1-10’的环节中去。”杨华勇表示。(本报记者 吴珂)


(编辑:田伊慧)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