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专栏|保护知识产权 绽放鲤城精彩-凯发网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8/31 16:53:00

 

——访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泉州市知识产权局


  福建泉州,位于闽南三角洲,经济总量连续21年保持福建省第一,有着诸多享誉全国的民营品牌。在这里,知识产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正迸发着鲜活的力量。


  作为地方知识产权工作的牵头部门,近年来,泉州市知识产权局聚焦“创新泉州”和“智造泉州”等定位,在支持创新创造、加大保护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上,彰显了靓丽的底色。


  创新模式强保护


  在泉州市知识产权局里有一间特殊的办公室,来这间办公室“办公”的人大多来自当地的企业。他们来“办公”是为了通过泉州市知识产权局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网络保护系统,对电商平台涉嫌侵权的信息进行实时检索。


  “伴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假冒侵权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权利人也面临着打击难、打击慢等新问题。尤其泉州作为纺织服装、鞋业的主要生产地,山寨和仿冒带来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比如,当企业耗尽心血才推出了一双“爆款”鞋的时候,在上市销售1个月至2个月的黄金期内,‘遍地开花’的仿冒品、山寨品不仅消耗着企业的声誉,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泉州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庄瑛琦介绍。


  为了解决企业维权的痛点,打造“快维权”通道,泉州市知识产权局一方面多次调研走访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从技术治网发力,在平台合作、系统搭建等方面寻求突破。


  在持续努力之下,泉州市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网络保护系统,强化对互联网主流电商平台和网店的监测;同时协调泉州市公安局、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市工商联和阿里巴巴平台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六方协作”机制,推动阿里巴巴平台为泉州品牌企业开通“可信唯一认证投诉渠道”,实现企业提交商标侵权投诉后,平台24小时内快速响应处理,核实后及时下架和屏蔽侵权网店链接,并配合企业采取进一步打假措施。


  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护航营商环境方面,泉州市知识产权局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尤其在不断提升行政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跨部门联动保护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方面,为知识产权保护注入新动能。


  2021年12月,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成立,成为福建省首个运营的国家级保护中心,有力促进和加强当地知识产权快保护工作。


  敢为人先促运用


  “原来,用地理标志商标质押也能办理贷款,这可太方便了!”近日,福建泉州德化一陶瓷研究所负责人李先生在拿到急需的50万元质押贷款后十分感慨。该陶瓷研究所主要从事陶瓷生产及销售业务,今年以来订单不断增加,急需扩大生产规模,却没有足够资金。因缺少抵押物以及合适的保证人,普通贷款申请过程并不顺利。


  泉州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科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实行“两权分离”原则,在商标权利人与使用人不同的状况下,地理标志商标无法直接作为出质标的获得贷款。为破解这一难题,泉州市知识产权局探索把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与使用人“串联”起来,经地理标志商标权利人同意,地理标志商标使用人以地理标志商标所有权为质押,再由泉州农信下辖的各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向其发放贷款。同时,为激发金融机构和农户积极性,泉州市还将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纳入已设立的1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保障试点范围,解决金融机构的顾虑。


  以此为试点,泉州在福建省率先推进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而李先生也成为首位受益者。目前试点工作已成功向永春闽南水仙、古浮紫菜等10件地理标志商标合计授信2.004亿元,为帮助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用好地理标志商标“土里生金”开辟了新通道。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泉州市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推动知识产权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推动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泉州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张彬彬)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