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郑州市知识产权局
黄河水流复奔腾,中原创新劲正盛。近年来,郑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关心支持和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的精心指导下,围绕郑州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首批8家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之一。“我们以获批建设‘四园区三中心一平台’八大国家级知识产权(园区平台)项目为动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迈向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以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支撑中原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吴凤军表示。
协同发展 释放创新“强动力”
“去年10月,在2021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我们园区荣获‘2021年度中国设计产业100强十佳设计园区’,让我们在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更有信心!”郑州市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下称创意园区)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郑州市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创意园区凝聚各方工业设计创新力量,形成协同发展驱动力,全面打造工业设计产业新生态。
实际上,在郑州,像创意园区这样获得成绩的不止一家。近五年来,郑州市知识产权局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1年,郑州市有效发明专利达2.4342万件,占全省43.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6.34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56.5万件,同比增长28.41%,位居中部六省省会第一。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2.7841万件,同比增长34.4%。全市商标注册总量达61.4万件,同比增长23.5%。
据统计,近五年来,郑州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4家,省级知识产权强企127家,市级强企156家;累计投入专利创造支持资金超5000万元,知识产权强企奖励2000余万元。“中原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企业创新劲头十足,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支撑着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吴凤军表示。
提高效能 探索运营“新实践”
“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的持续构建是提高知识产权效能的重要一环,政策引导恰恰是关键的一招。”吴凤军介绍,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先后印发出台《郑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工作方案(2017—2020年)》《郑州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有效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积极性。
同时,郑州市知识产权局以打造“政府 部门 企业 协会(联盟) 机构 资本 人才”运营生态体系为目标,大力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引进北京东鹏、北京中规、广州奥凯等知识产权评估、贯标、运营机构,培育了郑州睿信、河南亿通等6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了本地1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如今,在郑州,越来越多的服务机构开始由专利代理的单一业务向质押融资、分析评估、托管服务等综合业务转变。”吴凤军介绍,截至目前,郑州市累计运营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446家,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
产业政策的推动,往往离不开专项资金的引导。在这一方面,吴凤军和同事们提前谋划布局,制定产业运营资金扶持政策,为郑州的创新主体高效运用知识产权“搭桥铺路”。“郑州市知识产权局近年来积极推动政府财政投入,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入4500万元在郑州高新区成立郑州高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基金总规模2亿元。”吴凤军介绍,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再投入4500万元在金水区建设中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设立3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基金。如今,在郑州,运营基金的成立为知识产权运营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郑州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我们将以‘试点促普及推广、示范促深化发展’为思路,采用‘局省市联动、分级管理’等方式,为创新主体经营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吴凤军介绍,未来,郑州市将更多集聚各方面优势资源,努力打造支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样板,引领带动河南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李铎)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