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专栏|“花式”闹元宵,看知识产权“大显身手”-凯发网

 

 

 

 

编者按

 

  正月十五佳节到,月圆人圆闹元宵。当农历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升上天空,人们张灯结彩,欢聚一堂,大街小巷人流不断,狮舞龙腾锣鼓喧天。品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知识产权如影随形,喜庆氛围久久回荡。本期“新春走基层”栏目,特邀请您跟随记者的脚步,感受元宵节中知识产权带来的新春“脉动”。

 

绚烂光影奇 专利相辉映

 


宁波三江口灯光秀表演。受访者 供图

  三江六岸霓虹闪烁,人流如织共赏盛宴。元宵节期间,浙江宁波三江口“璀璨光影耀宁波”灯光秀将持续呈现,当夜幕降临,音乐响起,五颜六色的灯光为三江口披上华丽霓裳,光影交织的灯光秀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作为青年摄影师,我拍过很多地方的美景,但还是觉得家乡的夜景最美。”当地市民张煜兴奋地说。

 

  记者了解到,来自广州市雅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雅江光电)的nl1防水摇头光束灯、e8大功率led防水投影灯等产品在宁波灯光秀表演中担当“主角”。“这些产品都是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公司以智能色彩管理系统为核心技术,通过庞大的底层数据算法运算,控制灯具输出颜色的一致性和精准度。”雅江光电总经理黄荣丰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雅江光电坚持自主研发设计,围绕产品外形、机械结构、光路、散热及软件开发提交专利申请,累计拥有696件国内外专利,其中,中国发明专利70件,国外发明专利10件。

 

  以夜为幕,以光为笔。今年春节期间,多地举办绚丽多彩的灯光秀,科技感“拉满”,不但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也使得城市的夜晚犹如流光溢彩的画卷。

 

  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外的裸眼3d大屏效果逼真,时而有琉璃金龙在山水间穿梭,时而有恐龙冲破冰山呼之欲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在上海,南京西路、苏州河等地,灯光呈现的“龙”“福”“灯笼”等春节元素随处可见,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难忘的瞬间;在广州,“小蛮腰”璀璨夺目,番禺区迎春花市还打造了一个以“福门迎春”为主题的“灯光秀副牌楼”,让现代化灯光技术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除了灯光秀,广州还举办了无人机表演活动,当2024架无人机呈现出“巨龙腾飞”“送财童子”“龙腾盛世”“广东醒狮”等造型时,围观市民不禁欢呼赞叹。“非常逼真,真没想到无人机也能排列出这么复杂的图形。”刘阿姨是第一次陪孩子在广州过春节,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她印象深刻。

 

  近年来,具有科技含量高、低碳环保等特点的无人机表演深受欢迎,成为很多城市夜空景观的首选。“我们用1台电脑即可控制数千台无人机同时飞行,还可以使无人机在短时间内完成图案的转换,单次任务可达10次以上的图案转换。”作为广州无人机表演活动的执行方,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公司的无人机采用了多频多模的rtk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目前,亿航智能拥有国内外专利389件,其中无人机编队表演相关专利39件。薛鹏还透露,元宵之夜,亿航智能将参加在广州九龙湖举办的2024知识城元宵烟花表演活动,届时1000架无人机将进行表演,向广大市民致以元宵节的祝福。

 

  “就像表演呈现的‘龙腾盛世’那样,希望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观看完无人机表演后,刘阿姨情绪激动,话语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报记者 李倩)

 

“南圆北宵”糯 品牌送团圆

 


锦芳手工元宵受到消费者追捧。曾嘉 摄

 

  龙年元宵佳节至,新一轮寒潮裹挟着风雪席卷大江南北。“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寒冷的天气下,多种品类、各种口味的元宵汤圆火热开卖,消费者采购的热情高涨,其中老字号元宵汤圆以传统手工工艺和优越品质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作为以手工摇制元宵闻名的中华老字号,锦芳多年来坚持石磨碾制糯米粉,遵循传统非遗制作技艺,其生产出的元宵一直是北京市民的“心头好”。为了满足市民的购买需求,今年1月26日,锦芳元宵正式上市销售。

 

  “趁现在人还算少,我赶紧来提前备上两斤,要不然到时候得排大队咯!”大年初八一大早,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张阿姨便带着孙子赶到位于珠市口东大街的锦芳年货大棚。“我们全家每年都来买锦芳的元宵,味道正宗,品质有保障。我和老伴吃惯了传统口味,小孙子爱吃甜的,今年除了传统黑芝麻口味,我还买了一斤可可味的,回去尝尝鲜。”拎着刚买好的元宵,张阿姨带着孙子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记者注意到,除了散装元宵,锦芳今年还推出了15粒封套款、一斤和两斤礼盒等包装,满足消费者走亲访友的需要。此外,锦芳在常规元宵的基础上还推出了低糖元宵,进一步服务老年消费群体。

 

  “叮咚!”一条写着“您购买的3件成都赖汤圆商品已发货”的消息在吴彤的手机上弹了出来,家住江苏省泰州市的她春节刚从成都旅游回来,便立马在成都赖汤圆官方网店下了订单。“在成都旅游的时候,我在赖汤圆门店吃了熊猫汤圆、火锅牛肉汤圆和芽菜肉汤圆,没想到小小的汤圆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真是好看又好吃!”她告诉记者,正好元宵节了,她立马在网上下单了同款汤圆,将这份美味一并送给家人品尝。

 

  赖汤圆初创于清代光绪年间,以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的特色成为成都汤圆的“金字招牌”。中华老字号“赖”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赖汤圆店),2011年,赖汤圆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来,赖汤圆一方面通过成立专门的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开展非遗技艺体验活动等举措,传承和发扬传统汤圆制作技艺,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产品与营销创新,推出的柿子汤圆、熊猫汤圆、火锅牛肉汤圆等新产品,凭借着好看的颜值和新奇的口味在社交平台上被广泛“种草”。传统赖汤圆在色、香、味、形上均取得了突破和升级,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汤圆,彰显着老字号坚守传统、守护品质的匠心之道,更折射出老字号拥抱时代、求新求变的发展韧性。伴随着氤氲的热气,老字号元宵汤圆的香味逐渐飘散开来,将团圆美满的祝福送进千家万户。(本报记者 薛佩雯)

 

璀璨灯会靓 凯发网的版权花竞放

 


游客观赏宋庄新春灯会。王晶 摄

 

  赏花灯、猜灯谜,欢欢喜喜闹元宵。今年元宵节,北京市通州区的市民有了就近看花灯的新去处。沐浴大运河文化的中国宋庄艺术市集,2月2日起,迎来了首届新春灯会。

 

  “请线上预订的朋友兑换纸质票入场,请没有购票的朋友排队购票……”元宵节前夕,记者走进被称为“画家村”的宋庄,门口的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温馨提示。现场人潮涌动,流光溢彩。进入灯会大门,一组设计别致的龙形花灯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龙头到龙尾,顺风又顺水”,带着对新年生活吉祥如意的期盼,人们从龙头接踵穿行至龙尾。

 

  中国宋庄艺术市集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灯会总共有六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以龙年为主题的灯展,这样的灯展在市集随处可见;第二大板块为万国灯展,根据艺术市集里面每个街区的不同环境和属性,布展了很多特色主题灯展;其他为吃、喝、玩、乐四大板块,设有游乐区、美食区等。

 

  “快看,那边有一组更大的龙形彩灯,好漂亮!”灯会上,一组总长度达40米的“长龙”,让现场许多小朋友欢呼雀跃。记者了解到,这组彩灯是此次灯会的“灯王”,采用四川自贡花灯传统制作工艺,还在自贡花灯节上获过奖。

 

  自贡花灯技艺的传承、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对花灯凯发网的版权的保护。“全市彩灯行业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自贡彩灯凯发网的版权。” 2月4日,自贡市凯发网的版权局向全市所有彩灯企业发出倡议,要求保护自贡彩灯凯发网的版权,维护“自贡灯会”品牌形象。

 

  倡议中,自贡市凯发网的版权局建议当地彩灯企业积极了解凯发网的版权保护相关知识,学法懂法,增强凯发网的版权保护意识,第一时间对创作的作品进行凯发网的版权登记,善于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要严格遵守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尊重原创,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创作资源。同时,相关企业要坚决维护“自贡灯会”品牌形象,自觉遵守《自贡彩灯行业自律公约》,坚决与侵权行为作斗争,积极举报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主动配合自贡市凯发网的版权局做好对侵权违法行为的遏制、查处和打击工作。

 

  除了赏花灯、猜灯谜,灯会现场,歌舞杂技表演、字画赏析、文创产品展卖等一系列充满文化气息的活动轮番上演,让这个元宵节更加绚丽多彩。

 

  “这是我原创设计的胸针、簪子,很好搭衣服。”李女士是中国宋庄艺术市集上的常驻客。她介绍,近年来,她制作了造型不同的配饰,并针对部分热销产品进行了凯发网的版权登记。

 

  观星河灿烂,看时光流转。2月25日,宋庄首届新春灯会落下帷幕,各地的灯会也纷纷进入尾声。但一场以“致敬凯发网的版权大师,培育凯发网的版权精品”为主题的“灯彩佛山”非遗彩灯展,于2月24日至3月9日在广东佛山凯发网的版权中心展出,50多盏兼备传统与创新的扎作技艺,以及兼具时代特色的彩灯即将呈现,令人期待。(本报记者 王晶)

 

茶园新绿香 地标助兴旺

 


茶农正在采摘霞浦元宵茶。叶志坚 摄

 

  元宵品新绿,壶开第一春。元宵节前夕,福建的霞浦元宵茶火热上新。元宵与春茶邂逅,为甜蜜的团圆佳节增添了一份盎然春意。

 

  霞浦元宵茶因采摘时间大多在元宵节前后一两天而得名。“今年霞浦的冬季气候偏暖,春节前夕,霞浦元宵茶就已经开始陆续采摘了。”霞浦县龙津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礼广告诉记者。

 

  “霞浦元宵茶的采制是一芽一叶,外形扁平挺直,色泽黄绿鲜润,外形与龙井有几分近似,因此也被称为‘福建龙井’。拿滚水一泡,茶汤黄绿清明,香高味醇,似板栗香,鲜爽生津。不仅如此,霞浦元宵茶还是名优绿茶、窨制花茶的优质原料。”谈话间隙,林礼广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都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客商来订茶叶的,现在一斤霞浦元宵茶能卖到1000元至2000元一斤,而且每年都供不应求。”林礼广说。

 

  2012年12月,“霞浦元宵茶”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霞浦元宵茶的知名度随之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霞浦元宵茶逐步形成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同时,通过完善发布霞浦元宵茶行业团体标准,实现茶园生态化、标准化发展,霞浦元宵茶的品质不断提升。“茶叶质量好,市场认可度高,大家的腰包也鼓了。”林礼广说。

 

  “霞浦元宵茶出茶早、品质优、价格相对较高,不仅能给茶农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也为经销商提供了利润空间。”霞浦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盛廷忠表示,茶产业是霞浦县传统优势主导产业,也是山区乡镇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霞浦县15个乡镇(街道)除海岛乡外都种植茶叶,涉及茶叶种植人口13万余人,茶产业已成为关系千家万户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霞浦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落地了《关于推动霞浦茶产业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助推茶产业发展。自2020年以来,霞浦县积极推广种植高优品种霞浦元宵茶、霞浦春波绿等6000多亩,改造旧茶园5000多亩。截至2023年底,霞浦县茶园面积近14万亩,毛茶产量1万多吨,产值8亿多元。

 

  一片小茶叶,撬动大“茶业”。“近年来,霞浦县不断在茶产业上下功夫,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丰富茶文化内涵,让一片茶叶富裕地方百姓。”盛廷忠介绍,霞浦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茶旅融合为主线,挖掘农耕文化、山海文化等,积极打造茶旅精品线路、特色小镇等,开发“茶旅 ”新业态。

 

  春雨霁霏,时停时落,霞浦县茶场里阡陌纵横的茶垄更显青翠。茶山上,茶农们背着茶篓穿梭于茶垄间,手指翻飞抢摘嫩芽;茶田旁,游人如织品茶踏青,赏花看景好不惬意。(本报记者 张彬彬 通讯员 杨美丽)

 

龙舞锣鼓喧 非遗展新颜

 


长兴百叶龙表演。受访者 供图

 

  “静是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元宵节前夕,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图影湿地文化园的优美景色间,一条腾空而起的百叶龙惊艳了四方游客。一朵朵硕大的荷花瞬间突变串成巨龙奋勇冲霄,让观众震撼不已。

 

  “我们来浙江旅游,正巧碰上舞龙表演,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感觉今年一整年都会很幸运。”来自上海的游客项常乐惊叹。

 

  “这是我们过大年的一个传统民俗,非常热闹,欢迎大家来长兴过大年!”长兴市民白永坤兴奋地说。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龙舞(长兴百叶龙)元宵节期间在各地持续上演,伴随着或急或缓的锣鼓声,在龙珠的引导下,龙身穿、腾、跃、翻,全场锣鼓喧天,“龙”气十足,热闹非凡。

 

  起源于长兴县当地神话传说的百叶龙,寓意着吉祥顺遂,也寄托着村民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与普通的舞龙相比,百叶龙最突出的特点是‘藏龙于花’。”今年76岁的谈小明是百叶龙第四代传人、第七代“龙头”,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介绍,百叶龙的“叶”并非一般的树叶,而是由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刚出场时,其形象也是一朵朵硕大的荷花和一片片荷叶,在表演过程中瞬间变成一条蛟龙,这也是长兴百叶龙表演最显著的特点。表演通过湖水荡漾、荷叶摆动、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动作和情节,构成完整的舞蹈过程,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绝美意境。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长兴百叶龙这项非遗技艺,当地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狠抓“百叶龙”品牌建设。早在2000年,长兴县林城文化站就提交了“百叶龙及图”商标的注册申请,后转让至浙江百叶龙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长兴地方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推广,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礼堂”等活动。在林城各个学校里,有日常课程进行非遗教学。林城天平小学专注传承百叶龙技艺,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指导授课,还开发了百叶龙校本教程,创编百叶龙校歌,创设丰富多彩的百叶龙文体活动。“过完年我就13岁了,我已经学习舞百叶龙快1年了,我有信心在舞台上把百叶龙舞给大家看。”长兴天平小学舞龙队龙头韩辰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兴百叶龙已从最初的乡村晒谷场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近年来,长兴百叶龙频频亮相国内外大型演出舞台,先后获得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陆家杯”全国舞龙邀请赛金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非遗薪传”——浙江传统舞蹈展演展评活动薪传奖、浙江省民间舞蹈精品奖等诸多奖项。

 

  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如今谈小明已将接力棒交到了儿子谈勇手中。“龙年舞龙,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几乎天天都有表演。”谈勇说,希望今年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人,让长兴百叶龙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本报记者 黄佾 通讯员 周柳莺)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