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创新力量,拥抱绿色未来-凯发网

  编者按


  科技创新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术到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近年来,中国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如何打造更具活力的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绿色技术是中国创新的一大亮点,本期特邀来自新能源科技领域的高校、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共话知识产权与可持续发展。

 

赋能技术发展,筑牢创新根基

 

对话嘉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驱动系统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宋珂


宋珂


  问:您认为知识产权在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答:知识产权保护在燃料电池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集合了众多创新成果。每项创新都可能涉及到新的研发成果和技术突破,这些创新成果需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不仅如此,对于材料电池领域而言,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同时,明确、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界限有助于市场合作竞争,这利于加快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步伐。


  问:如何加速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加快向绿色转型?


  答:为稳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构建一套高效、公正且稳固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此机制不仅为产学研三方利益的均衡提供了稳固基石,而且是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核心要素。


  首先,从行业角度出发,我们可建立一个公正、透明且稳定可靠的三方创新平台,并据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策略,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其次,高校与科研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引导企业增加对科研创新的投入。最后,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对接,以实现产学研的紧密合作。这套“组合拳”不仅确保了研发方的合法权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如何培养既具备创新能力又熟知知识产权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答:高校是知识与技能的摇篮,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将知识产权意识与技能培训有效融入教学体系,培养既具备创新能力又熟知知识产权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响应新一代汽车工程技术及知识产权教育的需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正积极开展新一轮教学体系变革。对知识产权的熟悉和理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一环。学院通过深入燃料电池和汽车生产过程内部环节,在做好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突破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申请流程培训工作,从而实现知识产权意识与技能培训的融合发展。其次,学院设定了相关课程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并融入知识产权意识与技能培训的教学,这有助于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进而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守护创新成果,共绘发展蓝图
对话嘉宾: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雷军

 

  问:您如何理解知识产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在当前时期,提出此议题具有紧迫性和时代性。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领域的发展难题,联合国于2015年通过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科技领域的目标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周期过半,仍需各国合力推进目标实现。在污染控制、健康保障、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亟待进一步寻求科技与创新的力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关键所在。例如,智能制造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对缓解全球变暖趋势具有积极意义。科技并非仅仅遵循线性发展轨迹,而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生态网络体系。在这个网络中,技术创新与净零排放目标的追求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并行发展,商业效率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当然,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助力。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石,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闭环,共同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积极运用知识产权为企业、行业、社会注入活力的同时,我们更应注重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科技进步与社会责任并行不悖。

  问: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时,知识产权如何发挥支撑作用?

  答:如前面提到,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当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时,制定与之相契合的知识产权战略将进一步凸显其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效应。

  我认为,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持续高质量创新,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二是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倡导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方式;三是积极寻求共赢、长期可持续的知识产权伙伴关系,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用;四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推动技术普惠,让更广泛的人群受益。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还要积极关注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推动绿色、低碳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问:您认为企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应有哪些有益探索?

  答: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生动例证之一。我们在北京亦庄汽车智能制造工厂的屋顶安装了光伏面板,每年可发电1640万度,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05.6吨,这一减排量相当于54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在压铸车间,我们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绿色合金以及一体化压铸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废铝循环再利用,每辆车可实现碳减排352.53千克,且我们的峰值产能相当于每年多种植488万棵树,为环保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我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已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技术创新之中,并以此作为推动经济效益实现持续、稳健增长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充分运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坚信,通过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运用,必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陈景秋)

 

推动产业向“绿”,开拓更大市场
对话嘉宾: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泽深

王泽深

 

  问:在您看来,知识产权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答:知识产权在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于鼓励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目前,我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在电池材料、电池管理系统、新型储能技术等技术研发方面收获颇丰,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知识产权海外布局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成为产业发展的短板。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为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问:请问协会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向绿”而行?

  答:我们始终秉持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绿色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服务现实场景,实现环保、节能、高效的产业发展目标。

  一方面,协会引导支持企业围绕绿色低碳技术进行研发创新,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知识产权。比如在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新型环保电池材料、循环利用与回收工艺等前端技术领域,协会帮助企业及时提交专利申请,保护创新成果。

  另一方面,协会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与技术转移,让绿色技术落地现实场景。例如,通过技术对接会等活动,为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实现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让绿色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此外,协会还倡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低碳技术走出国门,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服务全球能源转型。

  同时,协会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技术与行业、国家标准相结合。协会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创新成果能够在标准层面得到体现和推广,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行业竞争力。目前,协会已制定35项团体标准。

  问:您认为应如何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新能源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答: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首先,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协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协会致力于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和应对侵权行为。再次,优化知识产权运用机制。协会推动企业构建专利池、技术标准,开展知识产权运营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和社会化应用。同时,协会还引领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交易、许可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最后,协会引导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与国际先进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通过技术引进、人才交流等方式,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陈景秋)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
网站地图